2021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营养与养分管理创新团队共同组织了我国茶园土壤有机碳的采集研究工作,近期,采集研究工作完成并发表了论文。杨向德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马立锋研究员和阮建云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此次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等项目支持。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期刊在线发表,欢迎关注。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广泛种植,但此前历次土壤普查工作中,茶园土壤的样本很少,制约了对我国茶园土壤有机碳的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的认识。
不同省份茶园有机碳含量的样本分布。
(颜色:数值区间;饼大小:含量高低)
土壤有机碳(SOC)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也是评价土壤质量的核心指标。此外,土壤具有巨大的碳储量,从宏观尺度上探讨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对整体上掌握茶园土壤肥力现状及其在全球气候调节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碳库估算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省份、茶区、树种、气候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
2021年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营养与养分管理创新团队在我国16个主要产茶省份采集了965份茶园土壤样品,通过实测数据,首次明确了不同气候带、茶区、省份和栽培品种下的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并解析了影响我国茶园土壤有机碳分布格局的主控因子及其相对贡献。结果表明,我国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主要分布在10—20 g kg-1之间(~45%样本量)。
总体上,我国茶叶主产区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出高度的空间异质性,但其空间分布又具有显著的地带性规律。具体表现为: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分布从热带、亚热带向温带递减,自西南、华南向江北茶区递减;各产茶省份中,以云南茶区最高,陕西最低;种植大叶种茶树的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中小叶种茶园。
分析显示,地理因素(纬度和海拔)对SOC含量有很大的间接作用,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纬度、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特征与一般农田土壤有机碳分布规律存在相反趋势,表现出鲜明的茶树栽培特异性。上述研究工作为我国茶园土壤肥力评价、养分综合管理和固碳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
图文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网站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